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安。县域经济是一个地方经济地理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
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基础,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机制三大板块。
这份“施工图”开宗明义指出,按照“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市县联动、城乡融合,要素集聚、 创新驱动,保障民生、强化本底”原则,从产业培育、城乡建设、改革开放、民营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加力加劲,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到 2020 年,全市县域范围 GDP 力争超过 2350 亿元。
《意见》的重点何在?提出哪些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接下来怎么干才能完成目标任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这份文件进行全面解读。
背景目标:站在全市全域角度统筹谋划县域经济,“规划图”变“施工图”
回望发展历程,“市强县弱”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短板。奋勇追赶的绵阳从不服输。各县(市、区)依据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谋篇布局、加力加劲,绵州大地处处洋溢着竞相发展的激情,涌动着特色差异化建设的热潮。
发展热潮激荡的背后,是近年来,中央、省、市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打下坚实基础。伴随着一系列实招、高招、硬招频频使出,也让绵阳有更大的动力和底气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8月22日,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上,参会人员人手一份《绵阳市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大家仔细翻阅,结合工作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其实,大家拿到的这份意见可谓数易其稿,历时半年多时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今年上半年,根据市委工作部署,市政府就组织相关部门对照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工作部署,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实施“振兴计划”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研究起草《意见》初稿。
随后,结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作了修改,并根据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和各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的意见,再次进行修改。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根据会议要求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意见》(送审稿),最终,经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
“在《意见》修改过程中,按照‘站在全市的角度、全域的角度来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的要求,有选择性地采纳各地、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这个《意见》是对过去《关于实施“振兴计划”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的继承创新,将是今后发展县域经济的“施工图”。
对于发展目标,《意见》明确, 到2020 年,全市县域范围 GDP 力争超过2350亿元;到2025年,全市县域范围 GDP 力争超过 3900 亿元。
如何看待这个目标?“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量质并进,尤其是在质的提升方面,要体现不同功能区的发展特色。”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意见》明确,主城区和重点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和数字经济等,打造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和创新示范区。
另外,农产品主产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培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打造丘区经济跨越发展样板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突出生态功能,发展生态经济,促进旅游、精品农业、民族工艺等产业发展,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主要任务: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实施“六大行动”促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找准侧重点、发力精准。那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重点何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从产业培育、城乡建设、改革开放、民营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重点任务入手,明确六大行动。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培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选择。《意见》第一个任务就是实施产业培育提速行动,通过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建筑业、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全面提升联动发展水平。
以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来说,我市将优化产业布局,以县域开发区(园区)为载体,大力 实施“园区千百亿工程”,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县域培育1—2 个主导产业。构建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行动,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等六大重点产业,培育新型显示、5G等六大创新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老树”发“新芽”、开“新花”、 结“新果”。
在经济飞速发展时,老百姓也希望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意见》中第二个任务则是实施城乡建设攻坚行动,从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优化水利体系、改善能源通信保障、统筹县城和重点城镇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狠下功夫,全面提升融合发展水平。
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在实施改革开放突破行动中,将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等任务,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打独斗”,如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做大做强民营经济?除了继续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33 条措施落地落实,在实施民营经济提振行动中,我市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大力培育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有效扩大民间投资,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水平,为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绕绿色发展,《意见》提出实施生态环境优化行动,聚焦突出问题,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生态示范标杆县,并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教育、医疗、就业、文体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些不仅仅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在实施社会民生促进行动中,《意见》提出,要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升均衡发展水平。
保障机制:分类考核“以奖代补”,出台25条支持政策措施
蓝图已然绘就,目标任务既定,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在保障机制中,《意见》从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政策支持、市县联动, 目标导向、考核激励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怎么干好,实现政策落地见效。
在完善机制中,层层压实责任。市级层面进一步强化对县域的统筹协调和督导,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全面落实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联系县(市、区)工作机制,形成分工协作、责任明确、服务到位的工作格局;县域各地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加大推进力度。
针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我市相继出台支持政策措施,还将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联动投入机制,改进和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基金使用办法。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县(市、区)产业园区和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县联动招引重大项目和优势企业,建立完善市县两级按投入比例分享项目利益的体制机制。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考核激励上,除了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设置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指标体系,还将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每年对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和经济总量提档升位的县(市、区)给予奖励。同时,建立县(市、区)党政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实绩综合研判、动态调整机制,畅通优秀干部向县域经济发展主战场流动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还同时印发了《关于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强化财政支持、落实税收优惠、缓解融资难题、加强用地保障、培养人才队伍、优化激励机制6个方面细化了25条政策措施,并逐一明确相关部门负责抓好落实。
绵阳民企服
绵阳明道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