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维权
我要咨询
2366117
返回顶部
最小化
当前位置:
>
政策法规
>
详情
织就保障网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绵阳市社会保障扶贫专项2017年实施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17-04-19

    贫困地区中的特困人群,最让人牵挂和放心不下。如何为生活困难的群众织起一道“保障网”,为他们的基本生活“兜底”?我市日前印发的《绵阳市社会保障扶贫专项2017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从低保救助、养老保险、贫困残疾人扶助等方面,明确了社会保障扶贫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社会保障水平。

    做好“两线合一”保障基本生活

    对于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家庭而言,只有将他们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并实现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才能让他们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发展条件。

    对此,《方案》指出,要加强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低保政策在扶贫攻坚中的兜底救助保障功能。今年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按年度动态调整后的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

    《方案》要求,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要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对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对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各地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

    同时,《方案》提出要做好分类保障,动态管理,对能够通过扶贫开发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给予扶贫政策支持;对不适合扶贫开发扶持,经审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动态管理,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调查,及时掌握农村低保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情况,实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并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提高参保质量实现老有所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养老问题愈发紧迫。解决贫困地区老年人养老问题,已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方案》明确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为推进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参保人员全覆盖”转变。《方案》指出,要深入搞好政策宣传,按照省人社厅的统一部署,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工作,积极力争全市2017年参保覆盖率达到91%。

    我市还将落实国家、省关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政策,引导适龄居民积极参保缴费,并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断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性。

    扶助残疾人提升生活水平

    残疾人是格外需要关心、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让他们安居乐业,是织严织密民生保障网的重要一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建立起了以保障和服务为重点,涵盖残疾人就医、就学、就业、康复、文体活动等各项基本生活需求的完整体系。根据《方案》,我市将对继续加强对贫困残疾人的帮扶力度,继续实施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城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

    我市将对全市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绵阳户籍残疾人中未享受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按政策核发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每个对象的发放标准,以国定贫困线与该对象年收入的差额为准。同时,我市还将对绵阳市户籍的,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等级为一、二级的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按政策发放生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