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卫发〔2016〕5号
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园区社发局,委直属各单位:
现将《2016年绵阳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要点,建立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绵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绵阳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推进健康绵阳建设的重要一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市委六届十次全委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全面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大力推进卫生计生精准扶贫,促进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提供良好人口环境和健康保障。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强力推进分级诊疗。发挥医保调控作用,进一步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差距。引导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选择一批常见病、多发病推广临床路径,新增一批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创建项目。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进一步发挥对口支援、远程医疗效能,激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基层首诊,开展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团体签约服务制度试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双下沉。做实做强医疗联合体,促进城市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和上下联动,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探索转诊效益分配机制,逐步破解“下转困难”问题。加强分级诊疗宣传引导,开展监测与评价,巩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科学就医格局。
(二)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加强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深入贯彻《绵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强化部门协同,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法人治理、院长绩效考核管理、编制管理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规
(三)进一步推进医保提质增效。全面落实国家、省规定的新农合筹资标准,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77%以上,实际报销比例达65%,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25%。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保与新农合两项制度整合,实现“六统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实施“一站式”结算。落实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积极争取省级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跨省结报试点。合理使用医保基金,进一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优先将统筹区域内住院人次或住院费用排位前10的病种纳入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基于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机制的打包支付模式,调动医疗机构积极性。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开展新农合基金专项审计。
(四)加快构建药品采购新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保障分级诊疗用药需求,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和医疗机构使用、销售基本药物比例。坚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增加高值医用耗材挂网类别和医疗设备阳光采购类别,将二类疫苗和部分医用试剂纳入集中上网阳光采购,构建药品(疫苗)、高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和试剂“四位一体”的集中采购新格局。实现医疗机构全部网上采购高值医用耗材,推进医用设备、医疗器械采购信息网上登记和查询管理。加强药械供应保障全程监管,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监管,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监测质控水平,杜绝“大处方”,保障用药安全。
(五)加强基层卫生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引入、养老和退出机制。改革乡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全面推进社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率不低于80%,不断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基层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和规范化建设,强化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措施,建立城区大型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市社区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扎实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乡村卫生计生一体化管理率达60%以上。
(六)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健全完善社会办医制度机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绵阳南方医院、绵阳名仁肾病医院、金家林医院等民营医疗机构建设,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健康服务业,重点发展医疗、医养融合、健康体检及咨询、健康保险、“互联网+健康服务”。支持游仙医养结合项目试点。
二、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一)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加大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加强政策培训,准确把握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新内涵和新任务,稳妥有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加强监控指导,准确研判人口发展态势,做好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各项工作。推进出生人口信息、出生医学证明、全员人口信息互联融合,实现“三库”互联互通。
(二)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巩固计划生育证件办理改革成果,确保基层计划生育网络健全、人员落实。提升基层计生干部专业素养、宣传动员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基层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指导,依法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加强计生统计监测点工作。力争首批创建1-2个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示范)。全面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积极发挥计生协会作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工作。
(三)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奖特扶制度,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怀帮扶力度,开通就医绿色通道,落实免费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访慰问、“一对一”精准帮扶等制度,探索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帮扶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实施新家庭计划、计划生育“三结合”等项目,引导、整合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完成涪城区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工作,接受省上评估验收。持续开展打击“两非”活动,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四)统筹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健全乡镇(街道)—村居—网格员管理服务网络,强化流动人口信息互通,推进网上信息核查和共享,做好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生育登记服务和电子婚育证明查验,查验率达90%以上。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完成省市两级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示范区建设任务,确保通过评估验收。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与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覆盖面。做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
三、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
(一)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机制。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重心下沉,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的部分,全部用于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拓展签约服务内涵,提高签约服务质量。促进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合,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规范化建档率达97%以上。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广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高居民知晓率、满意度和健康效应。
(二)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力度。建立疾控机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综合防控新模式,强化部门协作配合,探索区域公共卫生资源共享机制,形成防治合力。加强疾病防治机制能力建设,探索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方式,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级创建工作。巩固江油、涪城等免疫规划示范区建设,支持盐亭争创免疫规划示范区,全面实施预防接种单位在线地图查询与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接种率。做好国家“十二五”重传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加快推进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市建设,制定贯彻落实《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实施方案,进一步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巩固和创建慢病示范区,做好死因监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管理事件报告、伤害监测工作。推进完善癌症综合防治网络,推动实施农村高发地区上消化道癌、大肠癌、肺癌早诊早治及脑卒中、口腔疾病综合防治、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等项目。开展鼠疫、人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防控,加强疫情信息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传染病防控,强化传染病发病率数据质量控制,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和科学性。制发艾滋病“十三五”防控规划,落实精准防治措施,落实感染者关怀救治,加大对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的指导力度,加强推进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和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推进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巩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开展地方病、麻风病监测,巩固地方病、麻风病消除成果。加强卫生监测,做好职业病防治、饮水、环境和学校卫生工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全面提升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
(三)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制订绵阳“十三五”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等相关应急规划、预案。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综合防控体系,加强市级卫生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建设,力争实现与国家、省指挥决策系统的互通共享。推进卫生应急示范县建设,推进市、县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规范化管理。加强紧急医学救援队标准化、模块化、便携化建设,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健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完善突发中毒事件、核辐射救治和突发急性传染病基地功能。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加快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提升急救网点规范化管理水平。
(四)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全面推进免费孕优、免费婚检等民生项目,规范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和“两癌”免费检查等重大妇幼卫生项目。落实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加强再生育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加强避孕药具管理与发放服务,加强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实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加强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危急重症急救能力建设,规范产儿科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五)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爱国卫生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健康城市创建试点,巩固国家、省级卫生县城、卫生镇、卫生村创建成果,提升卫生创建管理质量。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十百千”创卫工程,力争创建国家卫生乡镇2个,省级卫生乡镇20个、卫生村255个。加大病媒生物防制力度,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和常年性消杀工作,严格控制四害密度。开展爱国卫生月、世界厕所日等宣传活动,大力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争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3个百分点。
四、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抓好重点领域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出台绵阳市医疗质量年度报告,规范医院等级评审和复查。健全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进无偿献血,保障血液安全。
(二)切实改善医疗服务。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推进大型医疗机构预约诊疗制度,推进临床路径管理,逐步推开日间手术。进一步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做好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衔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深入贯彻《绵阳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健全“三调一险”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严格控制医疗机构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建立药品重点监控制度,继续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实施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约谈制度。推动大型医院控时限量,降低参保病人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采购行为。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从源头降低医疗费用。
(四)加强学科专科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重点学科动态管理,力争年内新增省级西医类临床重点学科(专科)2-3个、中医类临床重点学科(专科)5个以上。加强以经费审核为重点的科技项目过程管理,倡导科研诚信。加强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评审工作。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按需施教,分层培训。加强学术交流,加强院士指导团、院士工作站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五)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重点抓好大型医院巡查、重点信访案件督办、行风建设主体责任落实、行风领域惩防体系建设等工作。严肃查处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医疗服务“十严禁”等行为。
五、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加强中医药能力建设。
科学编制中医药强市战略规划和“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十三五”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开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角建设,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收尾工作,确保安县、三台县、梓潼县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通过国家复审验收。继续强化中医医院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力争各级中医医院中药药品收入占药品收入的比例高于50%,中药饮片收入占药品收入的比例高于20%。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推广实施工作。继续开展中医治疗监测工作,推动中医药服务监测常态化。推进市中医医疗集团工作,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支持市中医医院建设川西北区域中医药中心,建设为全省中医药中心和以中医药康复保健为主的医疗养护中心。推动县乡中医药一体化试点和中医药深度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开展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加强中医护理和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完善中医骨伤应急平台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卫生服务总量的比例达到43%。
(二)加强中医药传承和发展。
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师承制度和中药类专门人才培养。开展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推进中药材保护发展示范县建设,第一批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县修订完善县级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完成国家检查验收工作。运用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探索中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新模式,结合产业扶贫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中医药养生保健、特色康复、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发展,推动中药及健康衍生品生产制造规模与效益的提升,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和三次产业互动。力争继续办好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博览会暨中国健康产业商机交易大会,推进与俄罗斯等国的中医药合作重点项目。
六、推进精准扶贫和民族卫生工作
(一)落实年度卫生计生扶贫计划。
以平武、北川、三台综改区为重点,统筹推进龙门山区高山区和丘陵地区旱山区及部分丘区服务能力薄弱的基层卫生计生机构建设,支持北川县妇幼保健院妇儿保健项目建设,支持平武县中医院、人民医院开展重点专科建设,实施9个乡镇卫生院和61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贫困地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建立贫困人口识别标示,完善贫困人口医疗档案,实现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加强市医药爱心扶贫基金募集、管理和发放,认真落实“八免五补助”。将我市住院疾病排名、费用占前十位的病种纳入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适当调整新农合医疗政策,对贫困人口的新农合参合情况开展督查,对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和重特大疾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给予减免,力争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实施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人才专项引进计划,招聘“阳光天使”计划医学类大学毕业生10人,落实招聘执业(助理)医师经费补助,组织贫困地区医务人员有序到对口支援医院免费进修,实施贫困地区本土生源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开展“贫困地区生育秩序整治行动”,切实降低贫困地区政策外多孩生育率。加大对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扶持和关爱力度,做好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经济扶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关怀等工作,优先扶持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实施健康关怀。
(二)继续做好民族卫生工作。
持续开展民族地区技术大练兵、诊疗量质提升、设备使用、健康管理全覆盖“四大行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和设施设备利用率。推进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加强重点疾病综合防治,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保持在99%、95%以上,持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实现同步健康目标。落实对口支援藏区卫生计生工作。
七、助推事业创新发展
(一)加快推进国家核医学基地建设。将核医学基地建设作为全市卫生计生系统“一号工程”,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努力推进项目选址用地和设计论证工作,争取年内破土开工。对接华西等大型医院参与核医学中心建设,做好核医学诊断、检查、治疗和临床研究等人才、技术等储备工作。
(二)科学制定卫生计生改革发展规划。编制完成《绵阳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健全专科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做好2016年-2018年滚动项目储备工作,积极争取2016年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及资金,重点提升我市疑难病症诊治、妇幼健康及计划生育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中医健康城、市儿童医院、四〇四医院第二住院大楼、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市第三人民医院科创园区分院等项目建设,支持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各类高端人才,特别是专业科室权威专家、项目带头领军人等。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招聘
(四)深入推进卫生计生综合执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依法治市和法治绵阳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依法行政工作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和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卫生计生行政行为。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进一步健全“三张清单”工作机制,规范市、县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关于改革完善市县两级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资源整合,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社区(村)卫生计生监督体系,加强基层执法人员培训。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完成卫生计生行政处罚案卷评析、生活饮用水卫生、消毒产品、医疗废弃物处理等各项重点监督抽检和打击两非、非法代孕、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非法从事医疗美容诊疗等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落实卫生监督依法治医,强化行业监管。继续做好学校卫生综合监督评价,进一步规范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
(五)不断加强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与省及各县卫生计生信息平台的互通共享。推动在线医疗咨询服务、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自助健康管理等“互联网+医疗”重点工作协同发展,加强居民健康卡工作,年内实现发卡全覆盖,实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可持居民健康卡就诊,拓展居民健康卡运用范围,提高用卡水平。深入开展数字化医院评审,力争二级以上医院评审达标率占比达60%以上。加强信息安全工作,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加强医疗卫生大数据分析利用。开展信息化和统计技能大比武,提升队伍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机构信息化基础建设政府投入和规划建设。
(六)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做实责任清单,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四川省卫生计生系统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行为规范》《四川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组织市、县卫生计生机构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开展“体验患者”、联系贫困患者家庭和联系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活动。积极参与攻坚扶贫工作,开展支部结队帮扶活动,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常态化长效化。
(七)全面开展卫生计生宣传。通过开设专栏、举办理论研讨会等形式拓展理论宣传平台,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全力做好政策解读,不断传递行业正能量,形成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行业共识。密切关注网络舆情,进一步完善上下联动的舆情监测及处置机制。深化重大主题宣传,继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日节点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宣传氛围。积极推进人口文化向人口与健康文化转型,各地至少打造1个人口与健康文化示范点。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做好重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做实健康促进医院、健康巡讲、公益广告、控烟宣传等项目工作,开展“青春无烟、人生无悔”控烟宣传及学校等健康科普活动。各县市区新建1-2个健康教育示范镇村。
(八)统筹做好其他工作。强化督查督办力度,加强重点工作督导,建立重要指标季度通报制度,加强卫生计生绩效过程管理。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持续加强系统安全生产、反恐和综治维稳工作。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抓好卫生计生财务工作,严格执行预算,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规范“三公”经费、采购招标、固定资产的管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
绵阳民企服
绵阳明道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手机网站